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3篇】

   日期:2021-02-23     来源:www.dazhixue.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358    评论:0    
核心提示: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办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13个生字。认识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遇到事情不可以光听其他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如此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了解“光听其他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一下,是不可以的”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题:

  为何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教学筹备: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1、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的:

  学会生字新词。

  重点难题:

  读准字音。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大家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肯定会感觉非常有趣。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知道故事的内容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1、二遍,需要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啥事?

  3、教导书写生字,剖析记忆字形

  1、重点教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字形和书写。

  匹:共4画,笔顺是________

  事:共8画,笔顺是________

  然:共12画,笔顺是________

  “愿、半、袋、挡、如、道”等字,可启发学生借助学过的偏旁和熟字剖析记忆字形。

  麦:上下结构,上边是青字头,下边是折文“夂”,不要写成反文“攵”。

  突:上边是穴字头,下边是大字加一点“犬”,不要写丢最后一点。

  2、训练写字。

  4、作业

  1、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训练第3题。

  2、熟读课文。

  2、、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的: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题:

  为何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教学过程:

  1、复习。

  1、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啥事。

  2、学习课文1、、二自然段

  1、指名读1、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2、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考虑: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晓了什么?

  3、选择几个重点词汇加以教导,并结合教导朗读。

  3、自由读3、至六自然段

  考虑: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见了什么困难?它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汇报。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习7、自然段

  考虑:小马的母亲是如何说的?母亲的话的意思是?你从它的话中知道了什么?

  1、指名读,找出小马母亲说的话。

  2、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5、指名读8、自然段

  考虑:小马是如何过河的?过了河它有什么样的感受?

  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如何得来的?读有关句子。

  小结:这是小马自己试着过了河才知晓的。由于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

  6、概括全文

  抓住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了解:干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7、作业

  回家后把《小马过河》的故事给家人听。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11个生字。会认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新型大桥的神奇,激起学生好好学习、勇于革新、乐于创造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激起学生勇于革新的愿望。

  课前筹备

  1、生字卡片、朗读录音磁带。

  2、汽车在潜水桥上行驶的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1、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识记生字

  1、激趣导入新课

  借用图画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兰兰过桥的片断,激起兴趣,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兰兰过桥

  2、初读课文,引导考虑

  1、师:我想:好多同学都过过桥,而兰兰过的桥跟大家过的可不同。到底哪里不同呢?大家读了课文就会知晓。

  2、学生小声读课文。

  需要:

  (1)画出文中的生字,借用拼音读准字音,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兰兰过了哪几座桥?

  3、检查认读生字的状况。

  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集体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学习生字、生词的状况

  4、回答“兰兰过了哪几座桥?”(潜水桥和塑料桥)

  3、师:好。让大家先来过一过潜水桥

  1、清大伙先找到写“潜水桥”的段落,认真地读一读。想想这座桥与大家平时过的桥有哪些不一样。

  2、再读一读,让大家像兰兰那样过一过这座桥,领会领会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4、检查学生自读的状况

  师:哪个能说说这座桥与大家平时过的桥有哪些不一样?(事实上是说“潜水桥”的特征)

  让学生充分发表建议,引导学生总结“潜水桥”的特征:

  1、架在水面上。

  2、用玻璃砖造的。

  3、像一座长长的透明的房屋。

  师: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怎么样?

  学生可以说课文中兰兰的感受(鱼在周围游,船在桥顶上驶来驶去),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

  5、师:这座特别的“潜水桥”大家已经走过了。目前,大家把这座桥的生字掌握怎么样?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兰桥座特结实

  1、说说你们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办法,教师加以一定。

  2、这几个生字中什么最不好写?

  依据多数学生的建议教师进行书写教导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教导。

  6、完成课后训练第2题的一部分

  课堂订正。

  2、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大家已经走过了“潜水桥”。这节课大家走一走兰兰过的另一座桥,怎么样?

  2、学习“塑料桥”这一部分的内容

  1、提示学习技巧。

  师:上节课,大家已经有了过“潜水桥”的经验。大伙回忆回忆,“潜水桥”是如何过的?

  (1)找出这座桥的特征(与平时的桥不同的地方)。

  (2)说说大家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教导。

  3、检查学生自学状况。

  (1)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塑料桥”的特征:

  轻巧,便于携带,塑料做成,空气做填充材料。

  (2)说说走在上面的感觉。

  “又平又稳”。学生说源于己想象出来的感觉也可以。

  4、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你有哪些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激起他们创造的愿望,对他们适当的新想法要热情鼓励。假如有空闲,可让学生把我们的设计画下来,再相互交流。

  3、书写本课剩下的生字

  出示生字:顶野取提术

  1、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办法,教师加以一定。

  2、这几个生字中什么最不好写?

  依据多数学生的建议教师进行书写教导

  提示:“野”左侧的“里”字,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取”左侧的“耳”字,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教导。

  4、完成课后训练第2题剩下的部分

  5、完成课后训练第3题

  用“顶、提、特、轻、奇”口头组词汇

  6、完成课后训练第4题

  比较句子,让学生说领会。(2、句比1、句具体、形象)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1、教程简说:

  秋季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大家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大家辛勤劳动的报答。

  “秋季来啦,秋季来啦,”这不正是大家怀着喜悦的心情,呼朋引伴地来赏析秋季的图画吗?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配色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容易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大家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哪个使秋季如此漂亮?”这一设问,把大家的思路从山野引向大家,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是什么原因,对勤劳的大家的赞美之情,自然地产生。

  读一读,想一想,你与你的学生在秋季这个收获的季节还看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你们如何为秋季的图画增光添彩?

  2、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领会对秋季的景象和勤劳的大家的喜欢、赞美之情。

  3、喜欢秋季,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秋季。

  3、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直接出示课后“我会认”中的生字让学生认读。不会的可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其他人请教来解决。

  (三)识字写字

  本课生字不多,可以先集中识字,再朗读课文。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读生字,再依据学生学会的状况,确定教导的重点和办法。可用猜字、玩字卡游戏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如,编字谜猜字、做动作猜字、摘苹果识字、说字找字等。同时,通过组词汇记住字形,知道字义。

  识字的巩固和测试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把记生字与读词汇、读句子、读课文结合起来。应注意教导学生区分前后鼻音的字,如“燃、勤”与“笼、浪、粱”。“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

  对需要写的字,要认写结合,先认后写。无论是以前认的还是在本课认的,都应该注意复习巩固,需要不只在语言环境中能认,单独出现也能认。要通过组词汇理解字义,通过字形剖析和数笔画来记住字形,通过范写教导学生写端正,写美观。在教导学生写字时,还应注意培养好的写字习惯。教学本课,重点教导学生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四)教导写字

  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五)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需要: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检查念书状况,教导学生读正确。

  3、自读、齐读课文。需要:读得正确、流利。

  4、注意观察课文插图,用我们的话说说秋季的图画是什么样的。

  (六)朗读感悟

  朗读本课必须要引导学生感悟秋季的美好,领会并表达对秋季喜欢与赞美的情感。

  第一是学生充分地读,可以自由读,也可以个人读、齐读。一要读正确,二要读流利,进而做到熟读成诵。

  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可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知晓秋季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在此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感悟秋季的美好与带给大家的喜悦。教师的朗读教导,可借助范读激起情感,要防止机械抽象的方法教导。朗读需要:

  ①边读边想象。听老师范读或自己读,能想象秋季图画的景象和色彩。

  ②在朗读中感悟秋季的美好。一边读一边领会课文所表达的对秋季的喜欢与赞美的情感,领会课文中问句所表达的语气。

  ③在朗读中表达对秋季的喜欢与赞美的情感。这一需要先在小组内实践,可让每一个学生选源于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自己为何喜欢。然后互帮互学,读好每一个句子。

  ④美读。教师再范读,读出秋季到来时的兴奋、喜悦,描绘出秋季山野那一幅披金挂红的漂亮图画。想读的学生可以小声跟读,也可以在教师范读后,再美美地读,还可做动作配合读,要充分地读。

  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着画面用我们的话说说秋季,再试着训练背诵。

  (七)再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领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欢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季的图画。

  3、点拨读,通过点拨,领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季景色的勃勃生机,领会“秋季的图画”色彩的漂亮。

  4、比赛读,看哪个读得美。

  5、学生选读。选源于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何喜欢。

  6、看着画面用我们的话说说秋季,再试着背诵。

  (八)扩展活动

  依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季的童话。“秋季来啦,秋季来啦,”山女孩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伙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块赶来布置晚会会场……

  (九)实践活动

  通过“我会读,我会画,我会做”,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把动脑动手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综合运用各种常识和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读“我会读”中的句子,联系课文、观察和想象,用图画描绘秋季。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秋季。如,制作秋季的礼物:用落叶做书签,用我们的画做贺卡,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季……

  3、全班分工合作,办个小小展览会。

 
标签: 小学二年级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