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是一所于2004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般高校本科层次独立学院,由南京师范大学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博士生导师李晏墅教授担任院长、法定代表人,黄溧军同志担任党委书记。经过8年的砥砺奋进,学院正在由规模扩张型向内涵提高型转变,获得了可喜的办学成就,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等称号。
学院办学规范,招生门类齐全。学院是一所完全符合国家教育部26号令颁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方法》规定的独立学院。学院坐落于泰州市高教园区,占地面积1035亩,规划建设教学、办公、活动及生活用房32万㎡,已建成25万㎡,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专家组对学院办学条件的检查。学院培养以文、理、经、管、工、艺和教师教育为特点的本科应用型专门人才。设有完善的行政、党委机构,建有13个院(系、部),有经教育部备案的44个本科专业和58个专业方向,面向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普招录取分数从2004年的低于省控线20分到现在稳定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现在在校生10253名。学院连续四届毕业生毕业率为99%以上,学位授予率为87%以上,平均就业率为98%以上。学院颁发国民教育序列全日制一般高校毕业证书,2012年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师资队伍保障有力。学院紧密依托南京师范大学的优质管理和教学资源,院领导、部门、院(系、部)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均为南京师范大学选派的具有高级职称或副处级以上职务的教学与管理骨干。学院聘请“全国道德模范”张云泉、“中国十大杰出年轻人”侯晶晶、国家级教学名师朱晓进、南京军区原政委方祖岐上将、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著名心理学家桑志芹、著名经济学家张二震、江苏省泰州中学校长蒋建华、国家级教学名师汤国安、南师大文学院博导潘文教授、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博导谭顶良教授等同志为特聘教授。每学期还从南京师范大学和其它知名高校聘任兼职教师百余人,其中高级职称者占65%以上。学院从2011年开始启动“双百(培养百名博士,百名教授)”行动计划,拓展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举办“年轻人教师教学十佳”大赛、实行年轻人教师导师制、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等,勉励了一批优秀教师崭露头角。现在全院教员工工600多人,自聘专职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者占90.19%,形成了以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师为专业和课程建设带头人、学院专职专任教师为基础、外聘教师为要紧补充的教师队伍。近四年来,教师获得获奖成就125项、获得课题立项108项、专利18项、艺术实践科研成就93项,有46名教师的科研成就获省级奖项,自聘的年轻人教师有2名教师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
学院办学特点明显,应用型人才培培养果凸显。学院大力推行“水平工程”进步策略,确立了“素质高、基础宽、能力强、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和人才培养体系。着力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办法、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加大教学督导、健全人才培养策略、提升管理效能。坚持教授走上大一新生讲台、博导走上本科生讲台,名家开设系列学术讲坛,大力推进学生考研、考公务员、考村官、考证、出国等工作。打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习管理方案。打造教学委员会、教学工作咨询委员会,对教学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聘请教授担任教学视导员,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督促;组建了学生教学信息反馈队伍,准时学会师生教与学的状况和需要;专家检查性听课、教师同行互听互评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教学评价措施更是达成了“教学相长”。学院师范教育厚积薄发,是全省本三独立学院中唯一具有招收师范生资格的院校,有12个专业承担师范生专业化培养任务,满足不一样考生报考需要。毕业生考取公办教师编制的人数逐年增加。学院艺术教育和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学院通过大力加大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特点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大力加大校园人文环境、校内文化设施和校园景观建设,充分发挥大学校园的育人功能,打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学院师生编排的大型民族歌剧《江姐》得到阎肃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亲切褒奖,多次成功公演并广获赞誉,荣获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学院沐浴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荣光,自主编排的舞蹈《梅君吟》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长期拓展的“新学期第一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和品牌,取得了广大师生的赞誉。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格勒布诺第二大学、德国依尔姆瑙大学、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格林卡音乐学院等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等打造师生培养交流关系。
学院学生管理体系完善。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院风正、学风好,为学生学业有成供应充分保障。拥有“教师—教务员—辅导员—班主任”四位一体的高素质的学生服务管理团队;构建出“全员参与、院系联动、阶段培养、全方位育人”的管理机制,抓好“思政教育建设、优良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管理队伍建设”等四大建设,推行“就业教导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勤助贷款服务、安康教导服务”等四大服务。建成较为完备的学生工作体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价值观念培养进行了合适的成长规划。
学院教育教学水平硕果累累。在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学生成绩已连续10多次名列全省高校前列;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学生成绩名列全国独立学院前茅。学生在国内外、省、市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200余项,其中突出的有:2011年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是获得江苏省本科组国家一等奖唯一的一所独立学院;在“电工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在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外国语学院学生一次通过率为73.74%,超越全国53.17%的平均通过率,以明显优势在全国独立学院(37.21%的通过率)中领先;在本一、本二高校共同参加的全省首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基本功检测中,我院总分名列第一。2012年,学生荣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在全国商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技术大赛中获一等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习生物理教学技术大赛中获一、二等奖,在第五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商品信息建模革新大赛中获机械类商品信息建模一等奖、个人全能二等奖、尺规比赛二等奖。学生科研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国际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2008年以来,考取研究生、公务员人数连年攀升,录用村官人数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
学院大力推行民主治校,党建工作出色。学院领导班子一直致力于探求符合独立学院进步路径的现代大学方案,拓展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深入贯彻科学进步观,全方位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代会、工会、“院长书记零距离” 等活动构成了民主治校的丰富图景,领导班子、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积极互动;加大社会对学院的评价和监督,处置好学院与政府、学院与社会的外部关系,认真探索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民主管理、政府监督、社会参与、依法办学的现代大学方案。
学院坚持立足和服务地方。积极培养和集聚人才、转化人力资源、输送应用型人才,为泰州市的经济社会进步供应人才智力支持。成立了泰州历史文化研究院、泰州金融研究所,与泰州市共建成立泰州市歌舞剧院,与中国医药城合作打造学院医药法研究所。响应泰州建设“文化泰州”口号,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泰州的文化建设,师生积极参加泰州市的文化活动及比赛,并多次获奖。学院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一直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建设了三大基地,即打造了教学实习基地124个、就业实习基地70个、社会实践基地82个,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力争达成应用型人才素质和实质岗位需要的无缝对接。学院志愿者服务有声有色,获得泰州市百姓好评。每年拓展“蒲公英计划”、“一路同行”、“幸福阳光”、“微笑地球”、“青春华章”、“年代强音”等系列特点志愿服务活动近50项,其中“扶苗行动”荣获“江苏省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称号。
学院社会地位和办学声誉大幅提升。学院的进步始终得到中央和省市领导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心我院的建设与进步,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接见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现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同志时说:“依托老校、名校进步教育是一条捷径。期望你们继续努力!谢谢你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沈健同志的来信上亲笔批示:“期望把南师大和南师大泰州学院办得更出色!”2007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同志9月视察南京师范大学和10月视察泰州市高教园区后都给予了学院以充分必定,鼓励学院乘势而上,加快进步。2009年8月教育部郝平副部长来我院视察教导,他高度赞扬我院:“办得特别好,建得特别好!”。
学院始终践行科学进步观,以“快乐学习、快乐教学、快乐管理”为办学理念,根据“高水平、高水平、高效益”的办学需要,努力达成特点兴院、水平优院、内涵强院、管理治院、文化名院,积极探索一条独立学院科学进步的新路,为创建全国一流特点鲜明的综合性应用型独立学院而不懈奋斗!
电话:0523—86153996 传真:0523—86153333
邮箱:nnutc@njnu.edu.cn 邮编:225300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东风南路518号